高等学校教学基地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建设和管理好教学基地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推动我校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评估办法。
一、评估目的
通过对教学基地的评估,促进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使其在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运行等方面普遍达到审核评估与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评估对象和时间
1.评估对象:建立并开展实践教学一年以上的教学基地。
2.评估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三、评估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
根据教学基地的特点和种类,学校分别制定《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附件1)和《锦州医科大学非医学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附件2)进行量化赋分。学院可结合各自专业情况,在学校指标基础上制定学院指标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学院指标应不低于学校指标。
四、评估程序
1.教学基地评估工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通知、组织实施。
2.教学基地首先按相应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做好学校评估前期准备工作。
3.医学教学基地由学校教务处组建评估小组根据评估指标逐项对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进行评估;非医学教学基地由二级教学单位组建评估小组根据评估指标逐项对所属教学基地进行评估,向学校提交评估有关材料和评估结果,教务处进行审核。
4.学校将组织专家认真分析评估数据,最终对基地评估做出结论。
五、评估结果及处理措施
按照《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和《锦州医科大学非医学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教学基地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综合评分为:优秀≥90分, 90分>良好≥80分,80分>合格≥70分,不合格<70分。
对评估优秀的教学基地,根据专业规模和基地需求可适当增加实习学生数量,并延长一个评估周期。对良好及合格教学基地要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推进基地建设步伐,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对不合格教学基地限期整改,并暂缓派驻实习学生,学校复查合格后方可再启用;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者终止合作。
附件1
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教学基地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等级标准及赋分
|
等级
|
得分
|
评价方法与依据
|
1.医院教学基本条件
(30分)
|
1-1
教研室设置
|
A.有带教任务的科室都设有相应的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室秘书
|
8分
|
|
|
教研室及其人员一览表
|
B.有带教任务的科室中2/3设有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或主管教学的主任
|
6分
|
C. 有带教任务的科室中1/3设有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或主管教学的主任
|
4分
|
D. 没有
|
0分
|
1-2
师资队伍
|
A.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60%
|
7分
|
|
|
带教教师名单、学历、资力、一览表,并抽查核实。(进修医师不能带教)
|
B.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40%
|
5分
|
C.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20%
|
3分
|
D. 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低于20%
|
1分
|
1-3
教学条件
|
A. 有条件很完备的教室、图书馆或阅览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8分
|
|
|
1.主干科(内、外、妇、儿)有二级学科专用教室
2.有图书馆或阅览室
3.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4.常规教学设备齐全
5、实地考察
|
B. 有比较充裕的教室、阅览室与图书资料
|
6分
|
C. 具有必要的教室、阅览室与图书资料
|
4分
|
D. 不完全具备
|
0分
|
1-4
住宿等生活条件
|
A. 学生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安全、舒适
|
7分
|
|
|
1.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环境卫生,安全;食堂伙食符合营养标准,卫生条件好。
2.实地考察
|
B. 学生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较好
|
5分
|
C. 学生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一般
|
3分
|
D. 条件差或不提供学生住宿、就餐场所
|
0分
|
2.教学管理
(30分)
|
2-1
领导重视教学工作
|
A. 有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每年召开2次或以上教学会议,并有详细的书面工作计划和记录文件
|
5分
|
|
|
1.领导岗位责任明确
2.教学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3.查阅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及工作计划
|
B. 有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每年召开2次教学会议,并有记录文件
|
3分
|
C. 有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每年召开1次教学会议,并有记录文件
|
1分
|
D.没有
|
0分
|
2-2
管理机构及人员
|
A. 有专设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到位
|
10分
|
|
|
1.职责明确,工作计划性强,考核认真。
2教学、学生管理机构、专兼职人员的职称及学历一览表
|
B. 有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基本到位
|
8分
|
C. 有兼职的管理人员
|
4分
|
D.没有
|
0分
|
2-3
教学管理制度
|
A. 有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能严格执行
|
10分
|
|
|
1.是否建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规章制度。
2.查阅近年的教学管理文件、制度及执行情况记录(检查记录、违纪处理记录、表奖文件等)
|
B. 有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能按规定执行
|
7分
|
C. 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一般
|
4分
|
D.没有
|
0分
|
2-4
带教及管床情况
|
A. 一位学生由一位临床教师专人带教、负责,每个科室管床数4—6张
|
5分
|
|
|
1.教师学历、职称及学生管床数一览表
2.开座谈会(教师、学生)
3.实地考察
|
B. 一位学生由一位临床教师带教、负责,大部分科室管床数4—6张
|
3分
|
C. 2名以上学生有一位临床教师带教、负责。
|
1分
|
D. 无专人带教负责
|
0分
|
3.教学实施情况
(40分)
|
3-1
开展临床专题讲座
|
A. 每年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科室都开展了专题讲座,并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主讲人
|
5分
|
|
|
查阅讲座目录、讲稿、记录等
|
B. 每年承担教学任务的科室有超过2/3开展了专题讲座并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主讲人
|
3分
|
C. 每年承担教学任务的科室有1/3开展了专题讲座,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主讲人
|
1分
|
D. 偶尔举行或没有
|
0分
|
3-2
教学查房
|
A. 每周1次,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查房内容、程序规范
|
12分
|
|
|
1.查房记录
2.现场检查效果
|
B. 每两周1次,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查房内容、程序较规范
|
9分
|
C. 每两周1次,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查房内容、程序一般
|
7分
|
D. 偶尔举行或没有
|
0分
|
3-3
专为教学的病例讨论
|
A. 每周1次,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讨论内容、程序规范
|
11分
|
|
|
1.讨论记录
2.现场检查效果
|
B. 每两周1次,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讨论内容、程序较规范
|
9分
|
C. 每两周1次,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讨论内容、程序一般
|
7分
|
D. 偶尔举行或没有
|
0分
|
3-4
实习考核
|
A. 各科轮转结束前能认真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过程严谨、规范
|
12分
|
|
|
1.查阅实习手册、出科成绩单及鉴定
2.实地查看学生书写的病历及教师修改情况
3.实地检查出科考核过程。
|
B. 内、外、妇、儿等主要科室轮转结束前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过程较严谨、规范
|
9分
|
C. 对实习学生能够进行出科鉴定及理论考试,过程欠规范
|
7分
|
D.没有
|
0分
|
附件2
锦州医科大学非医学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等级标准及赋分
|
等级
|
得分
|
评价方法与依据
|
1. 教学条件
(60分)
|
1-1
合作情况
|
A. 协议在有效期内,连续开展实习工作3年以上
|
10分
|
|
|
查阅协议书与有关实习安排资料
|
B. 协议在有效期内,连续开展实习工作2年
|
7分
|
C. 协议在有效期内,开展实习1年,或间断开展实习2年
|
4分
|
D. 协议过期未续签
|
0分
|
1-2
专业契合度
|
A. 基地规划与建设完全契合专业需求
|
10分
|
|
|
实地考察,查阅有关材料
|
B. 基地规划与建设基本符合专业需求
|
7分
|
C. 基地规划与建设不完全符合专业需求
|
4分
|
D. 基地规划与建设不符合专业需求
|
0分
|
1-3
师资结构
|
A.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60%
|
10分
|
|
|
查阅有关材料
|
B.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40%
|
7分
|
C. 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大于20%
|
4分
|
D. 备硕士以上学位带教教师比例低于20%
|
0分
|
1-4
教学设施
|
A. 有条件很完备的教室,有图书馆或阅览室
|
10分
|
|
|
实地考察
|
B. 有比较充裕的教室与图书资料
|
7分
|
C. 具有必要的教室与图书资料
|
4分
|
D. 不完全具备
|
0分
|
1-5
生活条件
|
A. 能满足本校10人以上的实习住宿,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安全、舒适
|
10分
|
|
|
实地考察
|
B. 能满足本校10人以上的实习住宿,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较好
|
7分
|
C. 能满足本校5人以上的实习住宿,或住宿及就餐等生活条件一般
|
4分
|
D. 条件差或不提供住宿、就餐场所
|
0分
|
1-6
科研条件
|
A. 科研条件完善,能够支持学生进行研究工作,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
10分
|
|
|
实地考察
|
B. 科研条件较好,基本满足学生研究工作
|
7分
|
C. 科研条件一般,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开展研究工作
|
4分
|
D. 科研条件差或没有
|
0分
|
2.教学管理
(20分)
|
2-1
管理机构及人员
|
A. 有专设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到位
|
10分
|
|
|
实地考察,管理人员座谈
|
B. 有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基本到位
|
7分
|
C. 有兼职的管理人员
|
4分
|
D.没有
|
0分
|
2-2
教学管理制度
|
A. 有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能严格执行
|
10分
|
|
|
实地考察,查阅材料
|
B. 有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能按规定执行
|
7分
|
C. 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一般
|
4分
|
D.没有
|
0分
|
3.教学实施
(20分)
|
3-1
实习安排
|
A. 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和实习轮转表并严格执行
|
10分
|
|
|
查阅教学文件,实地抽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
|
B. 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和实习轮转表并达到基本执行
|
7分
|
C. 未完全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和实习轮转表
|
4分
|
D. 未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轮转表
|
0分
|
3-2
带教质量
|
A. 实习带教、考核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规范,完成质量高
|
10分
|
|
|
查阅有关材料,师生座谈
|
B. 实习带教、考核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较为规范,完成质量较高
|
7分
|
C. 实习带教、考核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基本规范,完成质量一般
|
4分
|
D. 实习带教、考核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不规范,完成质量差
|
0分
|
4.加分项目
(10分)
|
4-1
校企合作
|
A. 已开展订单培养、奖学金支持、经费赞助等实质性合作,并有建设成果
|
10分
|
|
|
查阅有关材料
|
B. 已开展订单培养、奖学金支持、经费赞助等实质性合作
|
7分
|
C. 已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
4分
|
D. 尚无相关意向
|
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