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沟通学》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含英文班)专业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二○一五年四月
《临床医学沟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含英文班)
总学时:20 其中理论学时:20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赋予了医学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医患关系也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这些都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元要求。
培养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会尊重病人,充满同情心,并能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强化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提高法律意识及伦理、道德观念,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临床医师为目标。
二、 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医学各门临床课程为基础,与各临床学科的毕业实习密切相关。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临床医学沟通的概念、技巧和临床实践;
2、熟悉医患关系,与其他卫生人员的沟通与技巧,医学生与医学沟通;
3、了解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沟通,医疗事故及其防范与处理。
四、学时分配(理论)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1
|
第一章 绪 论
|
2
|
2
|
第二章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
2
|
3
|
第三章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
2
|
4
|
第四章 沟通的技巧
|
1
|
5
|
第五章 临床医学沟通
|
1
|
6
|
第六章 医患关系与临床沟通技巧
|
2
|
7
|
第七章 医学沟通的临床实践
|
4
|
8
|
第八章 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沟通
|
2
|
9
|
第九章 与其他卫生人员的沟通与技巧
|
2
|
10
|
第十章 医学生与医学沟通
|
1
|
11
|
第十一章 医疗事故及其防范与处理
|
1
|
合 计
|
20
|
五、课程考核(理论)
限选课,开卷考试。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暂无,待编写。
(二)参考书
[1] 王锦帆.医患沟通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2] 魏来临,张岩.临床医患沟通与交流技巧.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3] 徐普,邢璐.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2
七、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临床医学沟通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一、沟通的概念;
二、医学沟通的定义;
三、临床医学沟通学的含义;
四、临床医学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沟通的概念,医学沟通的定义;
二、熟悉临床医学沟通学的含义;
三、了解临床医学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沟通的概念,医学沟通的定义。
二、难点:临床医学沟通学的含义。
第二节 临床医学沟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临床医学沟通学与心理学;
二、临床医学沟通学与社会医学;
三、临床医学沟通学与法学;
四、临床医学沟通学与哲学;
五、临床医学沟通学与伦理学。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临床医学沟通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医学之间的关系;
二、熟悉临床医学沟通学与法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三、了解临床医学沟通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临床医学沟通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医学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临床医学沟通学与法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临床医学沟通学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临床医学沟通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二、临床医学沟通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一、熟悉临床医学沟通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二、了解临床医学沟通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临床医学沟通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二、难点:临床医学沟通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第二章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
四、人际关系改善的途径;
五、人际关系的测量。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熟悉人际关系的原则;
三、了解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改善的途径和测量方法。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难点: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二节 人际沟通
【教学内容】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三、人际沟通的原则;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五、实现有效人际沟通的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人际沟通的概念;
二、熟悉人际沟通的功能和原则;
三、了解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和实现有效人际沟通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人际沟通的概念。
二、难点: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第三章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 口语沟通
【教学内容】
一、口语沟通的概念;
二、口语沟通的类型;
三、影响口语沟通的因素。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口语沟通的概念;
二、熟悉口语沟通的类型;
三、了解影响口语沟通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口语沟通的概念。
二、难点:口语沟通的类型。
第二节 书面语沟通
【教学内容】
一、书面语沟通的概念;
二、书面语沟通的特点;
三、书面语沟通的应用;
四、影响书面语沟通的因素。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书面语沟通的概念和特点;
二、熟悉书面语沟通的应用;
三、了解影响书面语沟通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书面语沟通的概念和特点。
二、难点:书面语沟通的应用。
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
【教学内容】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与特点;
二、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三、非语言沟通的行为准则。
1、非语言沟通的禁忌语
2、非语言沟通的行为规范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和特点;
二、熟悉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三、了解非语言沟通的行为准则。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和特点。
二、难点: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第四节 医学语言沟通
【教学内容】
一、医学语言的概念
二、医学口语沟通
1、医学口语的分类
2、医学口语沟通的作用
三、医学体态语沟通
1、体态语的特点和作用
2、体态语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学语言的概念
二、熟悉医学口语沟通;
三、了解医学体态语沟通。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学语言的概念。
二、难点:医学体态语沟通。
第四章 沟通的技巧
第一节 沟通中的“三会”技巧
【教学内容】
一、倾听的策略——“会听”;
二、交谈的策略——“会说”;
三、学会观察——“会看”。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倾听的策略——“会听”;
二、熟悉交谈的策略——“会说”;
三、了解学会观察——“会看”。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倾听的策略——“会听”。
二、难点:学会观察——“会看”。
第二节 处理特殊关系的技巧
【教学内容】
一、营造气氛的技巧;
二、人际影响的技巧;
三、人际冲突处理的技巧。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营造气氛的技巧;
二、熟悉人际影响的技巧;
三、了解人际冲突处理的技巧。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营造气氛的技巧。
二、难点:人际冲突处理的技巧。
第五章 临床医学沟通
第一节 临床医学沟通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一、临床医学沟通的目的与价值;
二、临床医学沟通的机制;
三、临床医学沟通的构建。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临床医学沟通的目的与价值;
二、熟悉临床医学沟通的机制;
三、了解临床医学沟通的构建。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临床医学沟通的目的与价值。
二、难点:临床医学沟通的构建。
第二节 临床医学沟通的途径
【教学内容】
一、机制和制度上的沟通;
二、环境和技术上的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熟悉机制和制度上的沟通;
二、了解环境和技术上的沟通。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机制和制度上的沟通。
二、难点:环境和技术上的沟通。
第六章 医患关系与临床沟通技巧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
【教学内容】
一、医患关系的含义;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三、医患关系模式。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患关系的含义;
二、熟悉医患关系的特点;
三、了解医患关系模式。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患关系的含义。
二、难点:医患关系模式。
第二节 医患关系与医学模式
【教学内容】
一、医学模式的含义;
二、医学模式的类型;
三、理想的医患关系与医学模式;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学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二、熟悉理想的医患关系与医学模式;
三、了解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学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二、难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第三节 医患关系过程与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医患关系过程;
二、医学沟通的基本原则;
三、医学沟通的类型和方法;
四、医学沟通的重要性;
五、医学沟通的途径和程序;
六、影响医学沟通的因素;
七、医学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学沟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二、熟悉医患关系过程,医学沟通的途径和程序,医学沟通的类型和方法;
三、了解影响医学沟通的因素,医学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学沟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二、难点:医学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第七章 医学沟通的临床实践
第一节 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内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二、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方法;
三、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五、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六、肾脏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熟悉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方法;
三、了解内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难点:内科患者的身心特点和医学沟通方法。
第二节 外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外科疾病的特征;
二、外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外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外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熟悉外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了解外科疾病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外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难点:外科疾病的特征。
第三节 妇产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妇产科疾病的特征;
二、妇产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妇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四、产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妇产科患者的医学沟通方法;
二、熟悉妇产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了解妇产科疾病特征。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妇产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难点:妇产科疾病的特征。
第四节 儿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儿科疾病的特征;
二、儿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儿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儿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熟悉儿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了解儿科疾病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儿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难点:儿科疾病的特征。
第五节 神经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神经内科疾病的特征;
二、神经内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神经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神经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熟悉神经内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神经内科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难点:神经内科疾病的特征。
第六节 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皮肤病与性病的特点;
二、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熟悉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身心特点;
三、了解皮肤病与性病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皮肤病与性病患者的医学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二、难点:皮肤病与性病的特点。
第七节 其他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眼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口腔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三、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四、传染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熟悉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了解传染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难点:传染科患者的医学沟通。
第八节 特殊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危重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精神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三、女性患者的医学沟通;
四、老年患者的医学沟通;
五、肿瘤患者的医学沟通;
六、慢性患者的医学沟通;
七、临终患者的医学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危重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熟悉精神疾病、女性、老年和肿瘤患者的医学沟通;
三、了解慢性和临终患者的医学沟通。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危重患者的医学沟通。
二、难点:肿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医学沟通。
第八章 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沟通
第一节 医疗纠纷概述
【教学内容】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与分类;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疗纠纷的定义;
二、熟悉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三、了解医疗纠纷的分类。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疗纠纷的定义。
二、难点: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第二节 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医学沟通原则与途径;
二、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医学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学沟通原则;
二、熟悉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医学沟通;
三、了解医学沟通途径。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学沟通原则。
二、难点: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医学沟通。
第九章 与其他卫生人员的沟通与技巧
第一节 与同行的沟通
【教学内容】
一、上下级以及同级医师之间的沟通;
二、临床医师与辅助科室医师之间的沟通;
三、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上下级以及同级医师之间的沟通;
二、熟悉临床医师与辅助科室医师之间的沟通;
三、了解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上下级以及同级医师之间的沟通。
二、难点:临床医师与辅助科室医师之间的沟通。
第二节 与同行沟通的技巧
【教学内容】
一、危机中的沟通技巧;
二、感情投资的沟通技巧;
三、争辩中的沟通技巧;
四、与他人合作的沟通技巧;
五、闲谈的沟通技巧。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危机中的沟通技巧;
二、熟悉感情投资的沟通技巧、争辩中的沟通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沟通技巧;
三、了解闲谈的沟通技巧。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危机中的沟通技巧。
二、难点:争辩中的沟通技巧。
第十章 医学生与医学沟通
第一节 医学生的医学沟通
【教学内容】
一、医学生医学沟通的现状与分析;
二、提高医学生医学沟通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三、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学沟通的技巧。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提高医学生医学沟通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二、熟悉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学沟通的技巧;
三、了解医学生医学沟通的现状与分析。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提高医学生医学沟通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二、难点: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学沟通的技巧。
第二节 医学沟通的素质培养
【教学内容】
一、培养医学生的仁爱精神;
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储备;
三、提高医学生的医学沟通能力;
四、加强医学沟通实践能力的锻炼。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提高医学生的医学沟通能力;
二、熟悉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储备;
三、了解培养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储备。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沟通能力。
二、难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储备。
第十一章 医疗事故及其防范与处理
第一节 医疗事故
【教学内容】
一、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二、医疗安全的意义;
三、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级;
四、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级;
二、熟悉医疗安全的意义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三、了解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级。
二、难点: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教学内容】
一、医疗事故的防范;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
【教学基本要求】
一、熟悉医疗事故的防范;
二、了解医疗事故的处理。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医疗事故的防范。
二、难点:医疗事故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