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育教学版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2021-05-28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含英文班)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一五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12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一门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二、 相关课程的衔接

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关系密切。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实习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获得(1)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发病机理;(3)临床表现;(4)诊断、鉴别诊断;(5)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通过本课程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传染病防治的实际技能。

四、学时分配(理论)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总论

2

2

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4

3

第五章,第六节:细菌性痢疾

2

4

第三章,第九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4

5

第五章,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6

第三章,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2

7

第八章,第一节:阿米巴病

2

8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

1

9

第五章,第十二节:猩红热

1

10

第五章,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

2

11

第五章,第四节:霍乱

2

合  计

24

 

五、课程考核(理论)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取在实习课中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共三次小考试,为闭卷考试,每次总分30分,考勤10分,总计100分。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科书

[1] 编者:彭文伟.

书名:《传染病学》第七版.

出版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8年1月

(二)参考书

[1] 编者:罗瑞德  

书名:《传染病讲座》

出版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2年9月

[2] 编者:程明亮

书名:《传染病学》

出版地: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出版社:科技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8年5月

[3]编者:王吉耀

书名:《现代肝病治疗》  

出版地: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七、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章,第一七节:总论

【教学内容】  

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症状与体征;临床类型。传染病的诊断: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传染过程中五种表现,传染病的特征,诊断,治疗。

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预防原则。

了解感染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特征,诊断和治疗。

难点: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各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各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抗原抗体系统,各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依

据。

熟悉各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了解概念,病理解剖,病理生理,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难点:发病机理。

 

第五章,第六节:细菌性痢疾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急性菌痢(普通型,轻型,重型,中毒性菌痢);慢性菌痢。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遗症。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菌性痢疾典型表现、临床分型,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

了解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

难点:发病机理。

 

第三章,第九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流行特征。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肾综合症出血热典型五期经过和各期的临床表现,临床类型。

  熟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原则。

了解病原学及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

难点:发病机理,治疗方法。

 

第五章,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遗症。诊断:疑似诊断,临床诊断,确定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流脑各型各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流脑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了解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难点:发病机理。

 

第三章,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乙脑的典型的临床经过和病程各期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乙脑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了解病原学和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

难点:发病机理,治疗方法。

 

第八章,第一节:阿米巴病

【教学内容】

肠阿米巴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无症状型,急性阿米巴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阿米巴肝脓肿: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治疗。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阿米巴病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及治疗。

熟悉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解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原学及临床表现。

难点:发病机理。

第四章,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四章,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

【教学内容】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典型,轻型,复发型斑疹伤寒)。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热、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熟悉斑疹伤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了解流行病学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斑疹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难点:外斐氏反应如何评价。

第五章,第十二节:猩红热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熟悉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及鉴别诊断。

了解流行病学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诊断及治疗。

难点:发病机理。

第五章,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

【教学内容】

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临床分型。特殊伤寒。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副伤寒:副伤寒甲、乙、丙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熟悉伤寒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伤寒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类型。伤寒的病原学诊断及肥达反应的意义。伤寒的治疗原则。

难点:伤寒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的联系。肥达反应的正确分析

第五章,第四节:霍乱

【教学内容】

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季节及地区,O139霍乱的流行特征。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吐泻期,脱水期,恢复期和反应期。实验室检查。诊断:确定诊断,疑似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霍乱各期的临床表现,临床类型。

熟悉霍乱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治疗原则。

解病原学及预防。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和诊断。

难点: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八、实习教学

(一)学时分配

序号

实习项目

学时

1

第一次见习: 传染病学总论

4

2

第二次见习: 杂病

4

3

第三次见习: 病毒性肝炎

4

合  计

12

(二)成绩考核

    每次见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闭卷考试,每次总分30分,考勤10分,总计100分。

(三)实习指导用书

1. 教科书

[1] 编者:彭文伟.

书名:《传染病学》第七版.

出版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8年1月

2. 参考书

(四)实习项目

  实习一: 传染病学总论

  【目的与要求】

了解传染病房布局: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掌握消毒隔离措施方法。

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卡。

  【内容提要】

介绍传染病房布局: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病人及工作人员通道,并实地参观。

讲解消毒隔离措施方法

讲解传染病疫情报卡的内容,报卡时限,填卡1张

1~2名典型病人示教,讲解病例。小讲课:黄疸鉴别。

    实习二:杂病

【目的与要求】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猩红热、流腮、斑疹伤寒、流脑等治疗原则。

掌握发疹性传染病的皮疹特点。

【内容提要】

结合幻灯片的内容鉴别发疹性传染病的皮疹特点。

结合特异性化验检查特点,鉴别发疹性传染病。

学习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猩红热、流腮、斑疹伤寒、流脑等治疗原则。

1-2名典型病人示教,讲解病例。

实习三:病毒性肝炎

【目的与要求】

了解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

掌握病毒性肝炎体征的检查(含腹部)。

掌握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结果。

【内容提要】

对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体征的检查(含腹部)。

分析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

小讲课:腹泻鉴别。

录像教学。

 

 

 

 

 

 

编写教学大纲课程目录汇总表

        辽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院(部)       填表人:   赵悦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编写人员

执笔人

备注

1

传染病学

36

周文兴 赵悦

赵悦

 

 

 

 

 

 

 

 

 

 

 

 

 

 

 

 

 

 

 

 

 

 

 

 

 

 

 

 

 

 

 

 

 

 

 

 

 

 

 

 

 

 

 

 

 

 

 

 

 

 

 

 

 

 

 

 

 

 

 

 

 

 

 

 

 

 

 

 

 

 

 

 

 

 

 

 

 

 

 

 

 

 

 

 

 

 

 

 

 

 

 

 

 

 

 

 

 

 

 

 

 

 

 

 

 

 

 

 

 

 

 

 

 

 

 

 

 

 

 

 

 

                            负责人:周文兴

                                             2019 年  6  月  1  

 

 

 

相关新闻
锦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辽宁华睿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扫一扫进入互联网医院

X
锦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扫一扫进入互联网医院

锦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