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南
【学校】锦州医科大学
【学科门类】医学
【授课单位】锦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课程学时】理论34学时+实验18学时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
【考核标准】考试课
【教师简介】
崔建娇:女,研究生,主任技师,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擅长生化、免疫检验
张丽坤:女,研究生,讲师,医学检验技能训练平台主任,擅长临床血液学和骨髓细胞学检测
佟青:女,研究生,主任技师,擅长免疫与微生物检验
刘阳:女,博士,副主任技师,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擅长免疫学检验
罗喜钢:男,研究生,副主任技师,擅长生化检验
左壮:女,本科,副主任技师,擅长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及院内感染监测
李士红:女,本科,副主任技师,擅长传染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
王毅:女,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输血科主任,擅长临床输血技术
史际华:女,本科,副主任技师,擅长微生物检验,尤其对真菌形态学检验及鉴定有深入研究
凃楠:女,本科,助教,实验诊断学教研室秘书,擅长教学创新,多次获得教学荣誉
邸书涵:女,研究生,助教,擅长微生物检验
徐冰:女,研究生,讲师,擅长检验与临床的联系
【内容简介】实验诊断学是通过临床检验提供的数据或结果,协助临床对疾病作出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它与临床医学各个学科联系密切。内容包括:实验诊断学的质量保证,血液检验,出血与凝血检验,体液及排泄物检验,常见的肝功、肾功能、离子、糖、脂质、心肌酶、激素检验,常见免疫学检验与临床病原体检验,基因检验等。
实验诊断学共分为十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实验诊断学,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了解实验诊断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标本的采集、运送及保存等,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包括白细胞检验、红细胞检验、溶血性贫血、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型检验等,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验,包括止血机制、血管壁检测、血小板检测、凝血因子检测、抗凝系统检测、纤溶活性检测、血栓弹力图等内容,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包括尿液检测、粪便检测、脑脊液检测、浆膜腔积液检测等等,
第五章:常见肾脏功能实验室检验,让学生在了解肾脏生理基础的内容上了解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包括肾小球功能检测、肾小管功能检测等,
第六章:常见肝脏功能实验室检验,熟悉生理知识,了解肝脏的基本功能,掌握肝脏功能的实验室指标,
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包括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清脂质和脂蛋白的检测、血清电解质的检测、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其他血清酶学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治疗性药物监测等,
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包括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自身抗体检测、感染免疫检测、移植免疫检测、其他免疫检测,
第九章::临床病原体检验,包括标本的采集及运送、病原体耐药性检测、医院感染,
第十章:基因检测,包括基因诊断、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染色体检查、床旁检验。
针对章节内容的不同,教研室会派擅长的教师制定出本章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在教研室分享、讨论,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进度。每章内容所占的课时比例不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确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